3A备课网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教案ppt课件

  • 时间:2016-11-25 20:42 编辑:翟兆雷 来源:3A备课网 阅读:2082
  • 扫一扫,手机访问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教案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公开课教案PPT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难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石钟乳、石笋、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导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叶圣陶

播放课件:叶圣陶简介

2.注意一下字的读音。

教师强调生字“浙”的读音是zhè,不要读成zhé;

“蜿”的读音是wān,不要读成wǎn。

3.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

映山红:杜鹃花

或浓或淡:指颜色有的浓有的淡。

明艳:明亮鲜艳。

时而:有时候。

突兀森郁:突兀:山峰高高耸起的样子;森郁:形容树木多而茂盛。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

(二)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源:学科网]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认真看课文,进一步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学生分组讨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1)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帮助指导。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记叙了他游金华双龙洞的经过)

  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

(板书:  金华  罗甸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三)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学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后,按游览顺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献比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写4月14日作者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第二段:写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三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写乘船出洞。)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掌握文章字词,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了解游览顺序,初步疏通课文。

三、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春末的一天,在浙江金华,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一)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

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

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溪流。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溪流随着山势不断变化)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一段的第二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对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2自然段,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

教师告诉学生映山红的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

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

(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来源:Zxxk.Com]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讨论: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

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

乘船从孔隙中穿过是什么滋味,我们也来试试。

(三)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板书:孔隙)

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

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

默读第四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

(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

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来源:Z§xx§k.Com]

讨论:作者为什么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他挤压过来?

(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

我们也为作者捏着一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十米,但让人觉得船儿走了好久好久。孔隙中乘船真是太“险”了!

(板书 险)

(四)了解内洞特点,感受内洞的“奇”。

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

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学习,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

(板书:奇)

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

(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

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

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

(学生接下去读写泉水的句子)

(板书:深黑的石洞里)

(五)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六)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1.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记叙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2.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们的大脑中要有一个思路—我要写一篇什么内容的文章(板书:题目),我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书:中心),我要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写通顺(板书:材料安排)这个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纲。

3.练习给课文写提纲。

我们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刚才老师讲的写作思路,我们试着给课文写个提纲。

指导学生给课文写提纲。

作者游历了双龙洞,有很多感受,他想把这次游历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内容。

(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要表达什么情感或说明什么道理呢,这就是文章的中心。这篇课文的中心我们刚刚总结了。

(板书: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确定了写作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呢?我们来看作者是怎么做的。

作者这次游览,所见所闻很多,但不能把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全部写进文章。所以必须对材料进行整理和选择。选择最能体现这次游览特点的,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作者挑选了山路上的景色,因为它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也增添了作者游双龙洞的兴趣。作者挑选了洞口、外洞、进入内洞、内洞几处景物来写,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游览的对象,也是作者游览的顺序,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挑选好材料后,还要对选好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段落清晰。本文的作者是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的,同学们把作者对材料的安排按顺序写下来。

(学生在本上写)

(板书:1.交待时间地点 2.路上见闻 3.外洞 4.由外洞进入内洞 5.内洞 6.出洞)[来源:Z&xx&k.Com]

4.小结:(指黑板)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提纲。我们在写作文前,应该编写作文提纲。首先想好要表达的中心,然后选择能表达中心的材料,最后把选好的要写的内容安排好。

5.学生将编写的提纲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

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路上景色,抓住描写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的重点词句品读;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的景色文章写法很有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在阅读感受品读时,不忘渗透写作指导。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议。)

2.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奇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课后大家要认真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你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

[设计意图]

“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学当小导游,激起学生兴趣,从面对文本的课内感悟汲取走向回归自然的课外体验运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并形成语言实践的技能。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4.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课,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板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

游程

山路     洞口    外洞

                   (美)  (宽)   大)

 

 

                         孔隙       内洞(深黑的石洞)

                         (险)     (奇)

 

[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篇游记,主要描写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教学时,我通过板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金华双龙洞的示意图。通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们了解了:从金华——罗甸——双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过程,接着我们分了三个板块:一、学生自学“路上见闻”部分;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外洞、内洞”部分;三、重点讲解“孔隙”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结合“引导自学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如此安排,主次分明,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次。

 

 


  • 全部评论(0)
资讯详情页最新发布上方横幅
最新发布的资讯信息
【小学资讯|】测试(2021-07-05 19:34)
【小学资讯|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 习作《写日记》说课稿(2020-09-29 12:41)
【小学资讯|】3A备课网试用中心(2020-03-08 14:21)
【小学资讯|】3A备课网下载中心(2020-03-08 14:05)
【小学资讯|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六年级上册英语公开课PPT课件配套教案(2019-04-28 11:48)
【小学资讯|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公开课PPT课件配套教案(2019-04-28 11:46)
【小学资讯|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公开课PPT课件配套教案(2019-04-28 11:45)
【小学资讯|】牛津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公开课PPT课件配套教案(2019-04-28 11:38)
【小学资讯|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四年级下册英语公开课PPT课件配套教案(2019-04-28 11:36)
【小学资讯|小学英语】牛津译林版四年级上册英语公开课PPT课件配套教案(2019-04-28 11:24)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2024 3A备课网 | 沪ICP备16030244号-13
联系客服
网站客服 联系客服
手机版

扫一扫进手机版
返回顶部